七大團建課程:拓展培訓課程、大型主題課程、讓愛印心(親子活動)、青少年志(冬夏令營)、戶外深度游、企業內訓、大中小型體育賽事。想你所想,解你所需,助力企業發展。"/>
|
愛國主題教育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10-09 23:00作者:一路向前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是:艱苦奮斗、辛勤勞動,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財富;反對民族分裂和國家分裂,維護各民族的聯合、團結和國家的統一;在外敵入侵面前,團結對外,英勇抵抗,維護祖國的主權和獨立;同一切阻礙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勢力和制度進行斗爭,推動祖國的繁榮和進步。 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從來就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一種巨大力量。它是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反過來又給予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以重大的影響。愛國主義在不同的國家和每個國家的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內容,因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也都有所不同。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雖然在每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和特點,但是也具有共同的內容和特點。 教育內容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熱愛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的獨立和統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從學習歷史入手,特別是要學習近代史和現代史,使人們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狀,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對自己祖國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于—切的思想,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把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轉化為愛國行動,為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積極效力;為實現四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的理想而努力奮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必須同進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堅持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相統一的原則,使人民群眾懂得我們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國際主義者。 教育方法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廣大人民充分認識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致性,明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堅持對外開放政策關系,既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成果,也要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文明成果,既要反對崇洋媚外,也要反對盲目排外。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同國際主義教育結合起來。 [2] 主要意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歷史發展 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綱要》論述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意義,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以及一系列具體措施。《綱要》拓寬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渠道,強調通過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取得教育成果,并著眼于建立長遠的教育機制,體現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 1995年3月,民政部確定了第一批(10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5年5月,中宣部、國家教委、文化部、新聞出版署和共青團中央發出《關于向全國中小學推薦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的通知》,把閱讀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觀看百部愛國主義影片和學唱百首愛國主義歌曲,作為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1996年10月10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上作重要講話時指出:“為了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在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中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堅持的愛國主義同狹隘的民族主義是有本質區別的。要使我們的人民懂得,堅持對外開放,認真學習世界各民族的長處,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增強我們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國的發展,這本身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要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提高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和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良好風尚。”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廣東省政協大會提案將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故居列為廣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 1996年11月,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命名和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會公布了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響和帶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此次公布的100個示范基地中,反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內容有19個,反映近代中國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我國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爭內容的有9個,反映現代我國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內容的有75個。2001年6月11日,中宣部公布了以反映黨的光輝歷史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1月20日,中宣部公布了第三批66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名單。2009年5月,中宣部公布第四批87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旨在進一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