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團建課程:拓展培訓課程、大型主題課程、讓愛印心(親子活動)、青少年志(冬夏令營)、戶外深度游、企業內訓、大中小型體育賽事。想你所想,解你所需,助力企業發展。"/>
|
自然災害自互救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10-09 22:35作者:一路向前 1.地震 ⑴室內 ·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的地方躲避。也可以躲在墻根、內墻角、堅固的家具旁邊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遠離外墻、門窗,不要使用電梯,不能跳樓。 ·躲避時身體應采取的姿勢是: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額頭枕在大腿上,雙手保護頭部。如果有條件,還應該拿軟性物品護住頭部,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2)戶外 ·就地選擇開闊地帶避險,蹲或趴下,以免摔倒。 ·駕車行駛時,盡快降低車速,選擇空曠處停車。 ·避開高架橋、高煙囪、水塔等建筑物。 ·避開玻璃幕墻、高門臉、女兒墻、廣告牌、變壓器等危險物。 ·在野外,避開河岸、陡崖、山腳,以防坍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⑶震后自救 ·被壓埋后,如果能行動,應逐步清除壓物,盡量掙脫出來。 ·要盡力保證一定的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 ·注意外邊動靜,伺機呼救。盡量節省力氣,不要長時間呼喊,可用敲擊的方法呼救。 ·盡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4)震后互救 ·根據房屋居住情況,以及家庭、鄰里人員提供的信息判斷,采取看、喊、聽等方法尋找被埋壓者。 ·采用鍬、鎬、撬杠等工具,結合手扒方法挖掘被埋壓者。 ·在挖掘過程中,應首先找到被埋壓者的頭部,清理口腔、呼吸道異物,并依次按胸、腹、腰、腿的順序將被埋壓者挖出來。 ·如被埋壓者傷勢嚴重,施救者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使被埋壓者全身暴露出米,查明傷情,采取包扎固定或其他急救措施。 ·對暫時無力救出的傷員,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持通風,遞送食品,等時機再進行營救。 ·對挖掘出的傷員進行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鎮痛等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往醫院。 ·傷勢非常嚴重的,要用硬板擔架搬運,嚴禁人架方式,以免造成更大傷害。 2.高溫天氣 ·保證睡眠,多喝白開水、鹽開水、綠豆湯等防暑飲品,飲食以清淡為宜。 ·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要做好防曬措施,避免被陽光灼傷皮膚。 ·如有人中暑,應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給病人服用防暑藥品。如果病情嚴重,應立即送醫院進行診治。 3.寒潮 ·注意保暖,防止疾病乘虛而入。 ·加固門窗、圍板等易被大風吹動的設施。 ·采取保護農作物、畜禽等措施。 ·海上船只提前返港避風。 4.雷電 ·在室內,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暖氣管等金屬物體,關閉家用電器,并拔掉電源插頭。 ·在室外,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等。在野外應盡量尋找低洼處,降低身體高度。 ·如遇被雷擊的人員,立即采用心肺復蘇法搶救。 5.滑坡 ·處于滑坡體上,感到地面有移動時,用最快的速度向兩側穩定地區撤離。 ·處于滑坡體中部無法逃離時,找一塊坡度較緩的開闊地停留,或可抱緊附近粗大的樹木以求自保。 ·處于滑坡體下方時,應該迅速沿滑坡體滑動方向兩側開闊空地撤離。 6.泥石流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逃生。 ·逃生時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